結構設計工藝中的煙囪防腐蝕原則
(1)保持腐蝕限度。預計平均腐蝕速率(或試驗測量),根據環境介質條件和材料特性,根據壽命要求,確定結構材料應增加的腐蝕厚度。
(2)結構簡單,在煙囪防腐設計中,在事先滿足要求的情況下,結構形式簡單、開放、易于接觸,大大減少了產生裂縫的可能性,減少了易受防腐材料腐蝕的死角,便于防腐施工和維修。
(3)簡化主體,集中設計附件,充分考慮生產、安全檢查和維修的便利,盡量簡化主體,將易腐蝕部件集中設計成易于拆卸的零件,以便于更換和維修。
四、避免死角。在設備的死角不僅是污垢積聚的地方,也是不易達到防腐、保養質量要求,易引起局部腐蝕的地方。所以在結構設計與施工中應盡量避免死角。
五、避免出現裂縫。尤其要注意密封面及接縫處有裂縫的泄漏。只要在設計之初就仔細考慮裂縫和縫隙腐蝕,使用中不發生裂縫和縫隙腐蝕。
六、避免洗滌。加速腐蝕發生的主要因素有液流的沖刷、濺濺和湍流,湍流易造成負壓和氣泡化,濺鹽、鹽垢的濃度會加速腐蝕,因此,從流體力學角度看,應該注意液流的沖刷、濺濺和湍流。
(7)避免接觸不同的金屬(或處于不同狀態)。異種金屬或同一種金屬的物理化學狀態不同,會在介質中產生電位差,引起電偶腐蝕。所以在結構設計時,應盡量采用同一種金屬或同一種物理、化學狀態,或用不同的表面處理方法,使兩種金屬或不同的表面狀態都能達到完全絕緣的效果。
上一篇:煙囪的防腐不再是我們面臨的難題
欄目索引
相關產品
相關新聞